教師的“行動教育”
時間:2015-10-08 11:03:54 來源:
福建西山學校 閱讀數(shù):
次 編輯:楊柳
關景雙教授領銜的“師之蘊”工作室成員們的體會:學了,就有思路;做了,就有方法;寫了,就有底蘊。講座中一個個具體鮮活的案例讓我覺得教研就在身邊,為自己曾經(jīng)找各種各們的借口而羞愧,是自己不夠用心去發(fā)現(xiàn)、記錄、思考。
平時的教研多是事務,少有研修成分,因為沒有主題。研修的主題緣起于教師的困惑,困惑的破解源自于主題的堅持,堅持的品質緣由于實證的感悟。何謂“行動教育”?以課例為載體、以敘事為抓手,在教學行動中開展包括專業(yè)理論學習在內的教學研修活動范式,簡稱“行動教育”。理念沒有方法支撐是清談,方法沒有理論指導是蠻干。關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校本教研存在問題并對癥下藥,比如自我反思(未能融入團隊、擺進自我;滿足舊有知識;未找出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差距)同伴互助(沒有源自教學實際的共同問題;缺乏敞開自我的相互評論和互動技巧;缺乏在實踐中推理的行為跟進過程)專家引領(只談理論,缺乏以案例為載體引導;羅列現(xiàn)象,抓不住關鍵事件;只有教育敘事,缺乏穿透經(jīng)驗的理論方式;未經(jīng)實踐體驗的理念不是自己的理念),因此進行校本研修須具備以下技能①公開自我的技能②傾聽與回應的技能③問題聚焦的技能④設計與改進的技能。
教師的技能蘊藏在課堂招式中,教師的思考伴隨在教學情境,教師的問題解決在觀摩學做中。萬里路,始于腳下。讓我們一起對研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