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視頻】父親患癌化療17次 15歲女兒帶弟弟收廢品為生
15歲的浙江麗水市景寧縣城北中學初一女生張景芳無心玩耍。她騎上三輪車,帶上8歲的弟弟張裕康,向位于景寧縣城環(huán)城西路89號的明珠副食店出發(fā)。
張懷純,景寧英川鎮(zhèn)董川村人,在溫州打工多年。三年前被查出直腸癌后,回景寧治療。三年來,他歷經(jīng)17次化療、25次放療,人瘦成了一把骨頭,家里也欠下了一屁股債,妻子不堪生活的困苦離家出走。病情稍穩(wěn)定時,收過廢品;不適時,帶著兒子撿垃圾。盡管和兒子每月有200多元的低保金,但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,因此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頓。
現(xiàn)在,一家人租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,每月房租100元。由于長期臥床,黑乎乎的房間里,一股難聞的味道揮之不去。“家里的米,都是好心人送的。”張懷純無奈又感激地說。爸爸生病后,媽媽受不了苦,常年不在家,生活擔子都落在了張景芳身上。
她接過了爸爸的三輪車,走街串巷,上門收購廢品——她收廢品,從來不帶秤。“很多好心人白送廢紙、飲料瓶什么的;碰到賣廢品的人,就估摸著給錢。”沿著爸爸走過的線路,水果店、超市、居民區(qū)……每周轉上一兩次,掙上二三十元錢,用來買米買菜。
除了收廢品,15歲的她,丟下了硬筆書法、繪畫等特長,課余時間承擔起“媽媽”和姐姐的角色與責任,洗衣、做飯、輔導弟弟作業(yè)……照顧重病的爸爸和年僅8歲的弟弟。
一直來,張家是畬鄉(xiāng)公益社團發(fā)起人“英子”“影兒”和成員們關注的對象之一,他們與景寧城北中學的師生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,共籌集善款16700 元。但這還遠遠不夠。“影兒”希望社會上有更多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,幫助貧病交加但始終不向命運低頭的一家人。
生活不是用來妥協(xié)的,你退縮得越多,讓你喘息的空間就越少;日子不是用來將就的,你表現(xiàn)得越卑微,一些幸福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。人往高處走是人生追求,心往低處走是追求人生。人生的幸福莫過于做自己想做的事,愛自己該愛之人,并且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,這樣的姐姐,是天底下最好的姐姐,也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兒!希望你們姐弟兩能堅持下去。好的生活是給懷揣有希望樂觀向上的人準備的。
看到他們,我們還要在跟父母任性嗎?請珍惜我們現(xiàn)在所擁有的一切,即使有一天這一切都消失不在了,我們也不會留有遺憾,不是嗎!
(圖文/央廣網(wǎng) 視頻/騰訊視頻 編輯/楊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