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1996年的年歷掛上墻的時候,西山武校已度過了兩個元旦。
走過兩年路程的西山,學生逐年增多,相對應配套的文化教師、武術教練及后勤人員也跟著“水漲船高”,在通往西山那條鄉(xiāng)間小路上逐漸地熱鬧起來了。
但浮山村(原名西山村)深藏于西山腳下,本不為太多人所知,而西山武校又在浮山村的里側,又是當年部隊具有一定保密性質的醫(yī)院和營房,那就更不為他人所知了。前來西山求學習武的學生,以及送他們入校的父母大多來自鄰省的廣東、浙江、江西一帶,要想順利來到西山,還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學生的事就是西山的事,家長的事也是西山的事。張文彬、林秉國一次商談后,立刻拍板。林秉國以當?shù)厝说膬?yōu)勢,很快在離西山幾里地的鏡洋鎮(zhèn)郵電局旁,覓到一處可讓租給西山武校作學生和家長接待站的屋子。有了地點,就要盡快讓它活起來。于是,林秉國把剛到西山工作的吳元華安置在接待站。1996年春節(jié)后的農歷正月初三,林秉國派王文勇陪同吳元華到新租的房子里開展工作。從那天起,吳元華就坐鎮(zhèn)在已掛出新嶄嶄西山接待站牌匾的明亮辦公室里。
西山武校學生家長接待站從此宣告成立了。